三、异质结:技术逐步成熟,**积极布局异质结(本征薄膜异质结,亦成为HJTJ),通常以n型晶体硅作衬底,宽带隙的非晶硅做发射极,具备双面对称结构。电池正表面,空穴通过高掺杂的p型非晶硅,构成空穴传输层;电池背面,电子通过高掺杂的n型非晶硅,构成电子传输层。光生载流子在吸收材料中产生,只能从电池的一个表面流出,实现两者的分离,黑龙江多晶光伏组件接线盒。异质结电池独特的非掺杂(本征)氢化非晶硅薄层异质结结构,改善了对硅片表面的钝化效果,黑龙江多晶光伏组件接线盒,降低了表面复合损失,提高了电池效率。对比PERC,异质结电池技术优势明显。异质结电池组件同PERC相比,主要采用N型硅片,允许薄硅片的使用,同时电池背面可以利用地面的反射光发电,提高了发电量。N型异质结电池光致衰减效应首年在,后续每十年减少5%,优于perc电池片,黑龙江多晶光伏组件接线盒。另外异质结电池温度稳定性好,温度系数*为°C,即使在户外高温度条件下工作,仍能表现出很好的输出特性;在双面率方面,异质结电池片双面率可以做到90%以上,也优于PERC电池片。
1GW无机组件厂因区位协同每年创收2000万元承接上一段,如果我们想办法把组件工厂设立在玻璃工厂旁,并且通过简易包装以及复用包装等方式降低包装材料的成本,那么保守计算:每平方米玻璃可节省2元钱的运费和包装材料的成本。
1GW组件工厂每年可生产340万块60版型组件(正面面积1.65㎡),如果采用双面玻璃封装的方式,则每块组件对应玻璃的面积为1.65×2=3.3㎡,也就是说1GW组件工厂一年需要消耗掉340万块×3.3=1122万平方米的玻璃,如果因区位协同每平方米玻璃节省2元钱,那么玻璃与组件的区位协同每年可以创收2244万元。目前国内主要的玻璃生产基地布局在安徽凤阳、安徽芜湖、广西北海等地区,这些玻璃工厂的区位布局所对应的电力、人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也较低,同时水路运输方便,组件出口的运费成本也相对低廉。也就是说,组件工厂与玻璃工厂的区位协同所带来的玻璃成本的降低并不会被其他要素成本吞噬。
在量产钙钛矿组件方面,光伏們了解到国内外企业基本是在2017年开始布局大面积的涂布中试线。2018年,日本的东芝集团在700-800cm²的大组件上实现了11.7%的效率;2019年8月,纤纳光电研发的大组件效率超越日本东芝公司,达11.98%;10月,纤纳光电将300.74cm²大组件效率提升至14.30 %,该成绩被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会(CPVS)收录在《2019太阳电池中国**高效率表》中。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钙钛矿电池的转换效率被持续刷新,但对电池效率却说法不一,光伏們了解到,这是由于钙钛矿电池的测试方式不同于传统光伏电池,对于设备和光源的要求较高;测试方法的不尽相同,给测试结果带来了很大误差。
文章来源地址: http://nengyuan.chanpin818.com/tynsb/qttynsb/deta_3463853.html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