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转换效率有望持续降低度电成本,提高制造业**竞争力。光伏发电**终以实现平价上网为目标,产业降本是必经之路。成本优势的主要来源包括:
1)设备或辅材,北京生产光伏组件玻璃、能源等设备的价格优势:主要依赖于设备国产化进程、厂商布局选址 和产业化进程中经验的积累和沉淀;
2)规模效用所产生的成本优势:主要得益于产能的有序扩张和产能利用率的稳定;
3)技术革新从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而带来的单瓦成本的降低:主要得益于新技术的研 发和产业化生产,北京生产光伏组件玻璃,北京生产光伏组件玻璃,提高效率的同时减少辅材的用量。
其中转换效率的提升是制造业降本的**,也是主要竞争力。
市场空间历史光伏市场空间在2000亿左右,N型渗透率提升也有望给给新技术带来2000亿市场空间。从历史来看,光伏是一个降本驱动需求的行业,光伏制造业市场空间在300亿美元(2100亿**币)左右,随着平价市场的到来,终端对光伏降本的需求将大幅降低。目前N型技术路线渗透率不到10%,随着后续完成从P型向N型的跨越,N型技术路线市场空间预计至少在2000亿以上。技术**者和先布局者有望享受成长初期的超额收益。在设备端。技术路线升级带来存量市场改造+新增产能需求的双重空间;在制造端。技术路线**带来技术**者集中度提升的超额收益。随着N型电池片技术逐步成熟,预计到2025年,行业有望完成从P型向N型的跨越。技术路线**为设备厂商同时带来存量产能改造和新增产能建设的双重空间。技术**的设备厂商有望凭借自身技术壁垒扩大市场份额。对于制造业而言,在新技术在完成量产化之前,新技术(TopCon和异质结)与Perc相比,将主要定位**需求,有望享受较高溢价,带来有望高于现有产线的更高经济性。同时先布局者在设备调试初期积累的调试经验和工艺人才有助于缩短新扩产能的调试时间,享受后续渗透率提升的红利。
继特斯拉概念之后,光伏概念股成为A股上涨行情的“接棒者”。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其主要诱因是,在中国制造已占领全球光伏制高点的前提下,2019年12月份的国内并网装机大概率超过预期,可能利好年报业绩;其二,海外需求持续旺盛,业界预测2020年全球新增装机有望增长33%,支撑光伏上市公司走出始于2018年下半年的逆境,实现估值触底反弹。
尽管去年底的相关数据尚未出炉,但智新咨询首席分析师曹宇介绍:“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去年12月份,国内**、二线光伏组件厂商的产能是供不应求的。”
智新咨询***提供的***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月份-11月份,中国光伏总出货量(组件)达到了59.04GW,与2018年中国光伏组件全年41GW的出口总量(系“双反”后比较高水平,同比增长30%)相比,增长了44%。
此外,根据国金证券的分析,去年12月份***几天(受竞价规则的影响),国内光伏电站出现抢装并网高峰,当月并网量或超8GW,使得全年装机规模或达到27GW以上。这将有望提振组件企业2019年第四季度业绩。同时,近期仍有大量进行组件和EPC招标的国内项目,要求3月31日全容量建成并网,反映出企业完成竞价项目的积极性仍然充足,预计2020年***季度国内市场有望继续保持旺盛。
文章来源地址: http://nengyuan.chanpin818.com/tynsb/qttynsb/deta_4088419.html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